了解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现实困难,做好后勤保障,特别是融资造血、特事特办,团组织全力保障顺畅企业复工复产之路。
3月初,团北京市委、市青联主动对接市区两级青联中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8家银行委员,推动为有需求的中小型青年创业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截至3月18日,已有48家企业确定具体融资意向,意向融资金额近9亿元。团上海市委、市青联携手上海农商银行,面向全市广大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者,推出了3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此外,还牵头发起了“创投基金支持创新创业活动”,每周两场的网上云路演将优秀青年创业企业与投资人“无缝对接”。截止4月30日,报名企业239家,机构76家,总规模约1.26万亿。
2月10日开始,由团吉林省委创办的省级青年创业园多举措并行,开门迎接复工的入驻企业。特殊时期,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吉林青年创业园在免除房屋租金的基础上,又减免了入驻企业1个月的物业费。此外,创业园服务部门还为企业及时开展线上法务和代办服务,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吉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8个协会发展小组,帮助136家会员企业在平台、渠道等方面进行资源对接和共享。团湖北麻城市委推出青春信息互动、青春就业走访和青春助企帮扶等三大“青春助跑行动”。召集税务、银行等单位团组织负责人组建专班对大学生孵化基地和园区创业青年的企业复工。产及疫情防控情况进行摸底调研,认真了解企业困难和问题,并推动农业银行为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纳税E贷等政策。为助力企业融资减负,团四川南充市委开展了“团银惠企行动”,组织银行青年进企业开展服务,发挥好金融青年志愿服务队作用,开展金融需求排查和业务支持工作,帮助企业解决贷款、续贷、授信等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要求,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助力滞销农产品销售,各地团组织纷纷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化身“带货王”,倾力帮助地方特产销售。
5月3日,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社携手淘宝直播为湖北特色农产品提供“专场销售服务”,五四青年正年轻、助力湖北买三斤!人气主播薇娅携手青年演员为大家带来最地道最诱人的湖北特产。
5月10日,团中央宣传部、团上海市委指导,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哔哩哔哩弹幕网主办的“我和我的家乡——‘青春购’”510专场直播活动成功举办。活动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省和武汉市直播“带货”,帮助他们尽早地恢复经济健康发展,并确保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
2月21日,团东营市委依托东营共青团网络新媒体中心搭建的“东青帮”直播在线平台开播,助力农业企业在线销售笨鸡蛋。大棚成了“直播间”,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疫情期间,找工作是个难题。各地团组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解企业和务工者需求,通过开通网络招聘“空中通道”,实现企业用工和人才求职供需精准对接,帮助广大高校毕业生足不出户解决就业难题,帮助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团辽宁省委、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启动了“百校千岗”春季大型网络公益招聘活动,努力实现线上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
从3月12日开始,团济南市委区分各区域、各行业、各高校,按照每周2场次密集频率,连续开展8场大型网络招聘。累计对接相关企业800余家,确定参与招聘的企业650余个,提供岗位数2203个,岗位需求人数21337人。
团山东滨州市委搭建青鸟计划“1+7+X”面试直播间,招聘企业、应聘者陆续走进直播间,以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畅通人才求职、企业招聘的渠道。在甘肃,团武威市委通过走访调研,精准摸排出有务工需求的青年1765人,有用工需求的企业194家,共计1466个岗位,实现岗位与人无缝隙对接,帮助实现精准就业。同时,团市委及各县区团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等团属新媒体,及时发布有关复工复产政策、招聘信息等,扩大宣传面,拓宽知晓范围。陇南市国防教育中心团委和陇南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团干部及青年志愿者,在甘肃全省范围内率先组建了“陇南农民工外出服务站”。为全市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免费发放宣传册、务工就业简章15734份,为农民共协调联络工作100多个。